【游戏谈】《山河旅探》:一个本格推理的中国故事!

100人浏览   2025-08-24 11:10:08

哈喽大家好,我是小魏。《山河旅探》应该是我玩过的第一个侦探推理类的游戏了。

游戏的背景发生在动荡不安的清末民初。故事则讲述了,主角沈仲平为了调查哥哥三年前死在伦敦的案子,而四处奔走、寻找线索。在调查的过程中,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案子,也一步步的揭开了哥哥死亡的真相。



游戏的基本玩法就是,遭遇命案!然后观察现场,收集证据,进行人员询问。最后汇总一切,找出矛盾点,继而进行推理,揭开真相。

收集证据时,需要我们在场景中仔细的点点点,线索可能就在某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。在这个过程中,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疑团,而解开疑团的过程其实就是通往真相的道路。

人员询问这方面,游戏的几个案子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式。这其中既有单人分别问话的形式,也有大家坐在一起共同进行的群体证言,更有在公堂之上双方针锋相对的质证。

推理论证这方面,游戏的文本对话做的非常细致,几乎是针对每一个线索或者证据都做了对话。也就是说,推理过程中如果你选错了,他也会顺着这个错误答案进行推理,然后就会非常的尴尬......

因为这个游戏是有全程配音的,所以每次我选错了选项,然后看到他们在那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,真的我还没来得及懊恼呢,就先笑出来了!

值得一提的是,每当推理遇到瓶颈时,主角沈仲平有时就会进入内心世界的思维殿堂,与另一个自己对案件重新进行梳理,从而找到突破口。同样,沈仲平在思考时,有时也会出现案情高速闪回的背景。推理过程中的这两个设计可以算是点睛之笔了。

最后我们再聊聊游戏中案件的推理手法。对于这一点,制作组把所有参考和借鉴的内容,都写在了主界面的“开发和寄语”里。如果你是侦探迷,那么游戏中的推理内容大概率你都见过。

由于我之前从来没有玩过类似的推理游戏,也不喜欢看侦探小说。因此作为推理小白,我感觉《山河旅探》的破案流程还是挺悬疑的,有些线索和证据确实需要仔细的思考才行。个人认为游戏的第四章“迷雾诡船”是做的最好的。从线索到质证,整个案件氛围紧张,推理环环相扣,而且反转很大,最终的凶手我也是真的没想到。

不过游戏中有些片段我还是很熟悉的。比如第一章中,罗世文假装在推并没有上锁的房门,我记得小时候看“少年包青天”里面就有类似的手法。再比如第三、四章中,沈仲平会把所有人都叫到一起,当众质证和推理。嗯,好像所有的侦探都喜欢这么干!



相比于推理玩法,我认为游戏的剧情表现反而更加出色。游戏以沈仲平调查哥哥死亡的案件为主线,串联了一系列相关的案件。而每一个案子其实都跟哥哥的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每个案子在探求真相的同时,也反映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实。游戏的背景发生在清末民初。以往在课本中,我们对于晚清的印象大多都是列强侵略、丧权辱国。

但其实那时的国人虽身处逆境,却仍在努力改变时代!正如沈仲平所说:“我曾见过一位修撰,为思想解放和文学创新而奔波于田野乡间;我曾见过一位匠目,为突破炼钢技术桎梏而废寝忘食、呕心沥血;我还知道一位官员,即便没有图纸,硬是靠锤子敲出第一艘火轮船。”

包括沈仲平自己也是,在解开了哥哥死亡真相的同时,也不忘民族大义!没错,游戏正是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,改变了我对于那段特殊历史的刻板印象。

可以说《山河旅探》对于整体故事的构筑、核心人物的塑造,以及对家国情怀的立意表现,都是非常优秀的。故事结尾的升华,也让我很感动。

作为一款历史背景的探案游戏,游戏在剧情推进过程中会解锁很多史实和知识,让我们在探案的同时,也能开阔一下眼界。

通关游戏后,让我印象最深的,应该就是沈仲平常说的那句话,“凡有接触,必留痕迹,证据不是不存在,只是未被发现。以本物之象,及本事之象,次第安顿于各处所。”

嗯,在我看来,《山河旅探》游戏的剧情是要大于它的玩法的。优秀的故事加上恰如其分的推理解谜。这应该就是我对于这款游戏的最终评价了。




相关推荐